
责任编辑:马秋菊 SF186苹果零部件采购向中国倾斜 超过日美据日经中文网3月19日报道,在美国苹果公司的产品生产中,中国企业的存在感在提高。向苹果供应零部件的供应商中,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企业合计在2018年增至41家,超过日本和美国,仅次于中国台湾。其背景是除了一直在成本层面占据优势外,技术实力也在提高。
责任编辑:蒋晓桐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还有一个多月,拉夏贝尔(603157.SH)就登陆A股两周年了。但在这个时间段上,公司却迎来了实控人邢加兴“爆仓”的“王炸”。从技校学徒到直销女装的“大佬”,邢加兴延续了早期闽派商人的扩张打法,甚至比前辈们更加激进。拉夏贝尔成立几年后,邢加兴毅然摒弃了曾巩固其发家的加盟模式,并在几年间扩张到近万家直营店的经营规模。
在共享单车这个领域,ofo是走得相对较远的。不过所谓的远,也就三年左右而已。五花八门的单车品牌,从无到有再到无,资本从进场到离场,行业盛衰周期被大大压缩,只留下一地鸡毛。不只是单车,整个共享经济领域,很多新事物都可谓昙花一现。在被视作共享经济元年的2017年,共享充电宝、雨伞、汽车、服装等,让人应接不暇。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逻辑,并不妨碍它们在资本市场喜提融资。以共享单车为例,《2017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国内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累计投入了2300万辆单车,当年融资金额达258亿元。
资本游戏本身没有原罪,但当它们离场后,埋单的往往是消费者。退不回来的押金,街头上阻塞通道的破损单车等,让人感喟。更为讽刺的是,在复盘共享单车盛衰史时,一些创业者试图从素质论上寻找慰藉,认为中国人的低素质是创业最大的成本。这种颠倒因果关系的逻辑,和假装外国人秒退押金的故事一样,为高开低走的局面提供了一种解释——在风风火火的创业浪潮中,消费者始终是支撑估值的流量,而非真正的服务对象。
我们还看到,人工智能让所有小型创业公司都能拥有强大的算法基础,从而架构到其它平台上。平台赋能:产业龙头公司的开放如今,包括BAT、分众传媒、美年大健康、蓝色光标等在内的一批大平台公司、大互联网公司、产业龙头公司,已经大幅度地向创业者开放平台,从产业角度赋能创业者。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平台基础。
尽管此次选拔赛,早田不敌伊藤,无法获得代表日本队参加明年的世乒赛团体赛资格。不过日本女队教练马场却对她赞不绝口:“她在这一年成长了非常多。虽然还有要解决的课题,但今后如果能一个一个地去解决的话,她的实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她指出早田的优势——像中国选手那样的强力拉球技术是日本女选手所不具备的武器,同时也会给她身体非常大的负担“所以平时训练都会带有专属的体能教练和按摩师,今后她会紧追已经内定为明年世乒赛日本队代表的平野美宇和伊藤等人的步伐。”马场教练看好早田未来可以成为日本队克制中国队的秘密武器。